反应性精神障碍,传统精神病学称为" 反应性精神病" ,是一组由严重精神创伤、持久心理社会因素所致的精神障碍,是典型的心因性障碍。决定本病症发生、病程和临床表现的因素有:①生活事件和处境;②文化背景;③人格特点、教育程度、智力水平和生活信念。对于反应性精神障碍的治疗方法总结有如下几种&mdash &mdash
  (1)心理治疗:俗话说&ldquo 心病还需心药医&rdquo 。如前面所言,反应性精神障碍病前都有较强烈或持久的精神因素,是之为&ldquo 心病&rdquo ,而&ldquo 心药&rdquo 通常是指心理治疗,是临床上较常采用的治疗本病的方法。它不仅可以帮助病人减轻症状,提高治疗效果,而且还有助于巩固效,防止病情再度复发。心理治疗包括心理支持、帮助病人消除或正确对待有关发病的社会因素;助病人认识性格缺点,有利于健康恢复。主要过程为:
      首先应以解释性心理治疗,向病人分析并指出如何正确对待发病的精神刺激;再讲明本病的性质,使病人能够掌握发病的规律;并给予支持和鼓励,解除顾虑,调动病人的主观能动性,去战胜疾病,给病人以安慰和保证,促使病情向有利的方向发展。
(2)环境治疗:由于病人对发病当时的处境有明显的创伤性体验,为了促使病情早日好转,应尽可能地调整环境,消除发病的不良刺激。实践证明,将病人转移到一个振奋人心的新环境中,对治疗有积极的意义。
(3)药物治疗及物理:药物治疗及物理是讲究对症的,也是不可缺少的。首先要保证病人的睡眠,对具有焦虑不安,心烦失眠的病人,可选用弱安定剂,调整大脑的机能状态,延长生理睡眠时间,常用的药物有氯丙嗪、奋乃静、三氟拉嗪、泰尔登、氟哌啶醇、舒比利、氯氮平等。也可选用延长生理睡眠的药物,如溴剂、速可眠等药物,或者中药。
对急性起病表现兴奋,偏执或抑郁状态的病人,可分别选用抗精神病药物或抗抑郁剂,如氯丙嗪、氟哌啶醇、奋乃静、泰尔登及丙咪嗪、阿米替林、多虑平等,剂量一般不宜过大。对有自杀企图的病人,应严加注意并进行几次电休克治疗。对不能主动进食,木僵和抑郁状态的病人,或幻觉、妄想和抑郁等症状而持久,身体虚弱者,应给予支持,如鼻饲或静脉输液以维持必要的营养,必要时可配合胰岛素低血糖治疗。      另外,对反应性抑郁及偏执者,如果经上述治疗效果均不佳时,可考虑用电抽搐或胰岛素昏迷治疗以及针灸治疗。
      总之,治疗反应性精神障碍是以心理治疗为主,配合以环境治疗,对于那些精神症状明显的患者可配以药物或物理治疗,经治疗后绝大多数病人预后良好,且复发率很低,仅有数病转人慢性状态。关于详细的治疗方法及过程,请咨询相关医师。
本文章链接地址:http://www.jdw120.com/jsza/345.html上一篇:让小儿痴呆的衰退性精神病
下一篇:得知患有精神障碍症怎么办